2016年06月湖北省武汉市事业单位招录(综合应用能力C类)真题试卷答案

2020年10月09日 43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答案链接

https://www.zxstw.com

分析题---为题目类型
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90%,是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1976年始于埃博拉河流域,且在该地区严重流行,因而得名。数据显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全球共报告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3706例,死亡1848例,死亡率高达49.87%。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暴发的感染和死亡例数均达到历史最高,在西非以外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确诊的埃博拉病毒症病例。如今,现代旅游、物流贸易等飞速发展以及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使疾病的传播更为迅速。因此,世界各国对埃博拉病毒症是否会失控,甚至向全球传播,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洲埃博拉病毒症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更为广泛的关注。 埃博拉病毒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以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埃博拉病毒病的潜伏期很短、可持续2~21天,一般发病后1周内血清可分离到埃博拉病毒,或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核酸和抗原,最新证据认为出现症状后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早期症状为突然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等,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等症状,发病4~5天后可能出现包括出血性结膜炎、牙龈出血、呕血、血便、血尿等出血症状,晚期患者会出现嗜睡、无尿、呼吸困难、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症状。 据报道称,所有人群均易感染埃博拉病毒,各年龄段均有埃博拉病毒的病例报告,但以成年人为主,女性感染率略高于男性,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在葬礼上按照礼仪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送葬者、与热带雨林的死亡动物有直接接触的猎人,因接触埃博拉病毒机会较多,感染危险性也更高。总之,埃博拉病毒病的第一代患者均有与非人灵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史。第二代患者多是受到家庭内感染,科学家认为埃博拉病毒传染源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蝙蝠可以携带埃博拉病毒,却不会出现症状,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的埃博拉病毒天然原始宿主。有研究者在有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区域捕获了蝙蝠及其他鸟类在内的上千只动物,通过对动物血清1g的检测和PCR法检测肝脏及腺脏组织(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部位)中的病毒,结果只在蝙蝠体内检测到了埃博拉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俞东争通过对几次较大的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疫情的研究发现,该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不超过3次,在流行末期,传染性明显减弱,病死率也随之下降,即使是在家中照顾病人的家属,都没有受到感染。 埃博拉病毒对人类的传播主要通过人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清、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或者医疗过程共用针头、不合格的医疗设施消毒灭菌等,有学者对此进行了验证,认为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医疗机构及家庭被认为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高风险场所。1995年,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Jaex等人证实了恒河猴的飞沫也可以传播该种病毒。有科研人员在2007年刚果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研究中发现人可能会通过消化道感染埃博拉病毒,同时发现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气体传播,但人与人经空气传播而感染埃博拉病毒尚未有报道。2012年有学者发现,埃博拉病毒无需通过直接接触梗可从携带该致命病毒的猪传染给猴,有研究显示,在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发病后第39天、第61天及第101天的精液中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提示埃博拉病毒有可能通过精液传播。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批准上市的特效治疗药物,半数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但美国、中国在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发领域已取得重大进步,应用恢复期患者血清治疗,对早期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抗流感病毒药物——法匹拉韦(T-705,商品名Avi-gan)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研究进展较快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发现作为嘌呤类似物的T-705,可引发RNA病毒复制过程紊乱,从而阻碍病毒增殖。其试验证实,T-705还能抑制黄病毒科的西尼罗病毒、黄热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因此,对于同属RNA病毒的埃博拉病毒,T-705可能同样有效,该药已在日本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流感,在美国也已通过了Ⅱ期临床试验。广谱抗病毒药物BCX4430,作为小分子的腺苷类似物,则在被整合进病毒RNA复制过程后,可使得病毒RNA空间构型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后续转录、翻译过程。BCX4430对马尔堡病毒和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效果明显,目前该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基于混合多种抗体的鸡尾酒疗法等生物治疗和支持治疗是目前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美国与加拿大联合研制的药物ZMapp,包含了对埃博拉病毒有效的单克隆抗体组合MB003和ZMAB中最有效的成分,通过植物细胞表达系统生产,有学者认为该药物治疗属于优化的鸡尾酒疗法。ZMapp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效果显著,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美国医务人员和一位西班牙传教士曾经使用过ZMapp,前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后者死亡,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ZMapp规模化生产更需时间验证。 一种基因治疗药物TKM-Ebola,是siRNA专门针对埃博拉病毒相关基因VP24和VP35、RNA依赖的RNA聚合酶,通过RNA干扰,使得相关蛋白的RNA被沉默封闭,达到阻止病毒增殖的目的,目前已处于临床I期试验阶段。基于RNA的治疗,对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有效,但该方法需要限定特定型别的埃博拉病毒,更棘手的是发病早期常无法确定病毒型别。另外,这类药物主要经静脉给药,对于偏远地区还面临物流的挑战。 科研人员在研究感染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发现.使用源于丝虫的抗凝蛋白rNAPc2对埃博拉病毒具有一定的效用,其主要通过作用于外源性凝血途径来实现有效性。相关研究则表明活化蛋白C对恒河猴的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效果与rNAPc2一致,该类药物已经获批临床使用,可在应急处置时贮备。 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下面的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析,不超过150字。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很短,潜伏期患者传染性弱;流行末期,传染性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增强。
2.关于埃博拉病毒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并非所有年龄段人群都会感染埃博拉病毒
(B)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人畜接触进行传播的
(C)埃博拉病毒病的第一代患者均有与非人灵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史
(D)蝙蝠科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原始传染源
3.根据文章,可得知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的主要手段有( )。
(A)抗流感病毒药物
(B)生物治疗
(C)注射特异性疫苗
(D)支持治疗
(E)中西医结合治疗
4.指出选项中与下列药物一一对应的作用机理,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T-705( ) ②BCX4430( ) ③rNAPc2( )④TKM-Ebola( )
(A)主要作用于外源性凝血途径
(B)引发病毒RNA复制过程紊乱。阻碍病毒增殖
(C)干扰RNA,使得相关蛋白的RNA被沉默封闭
(D)可被整合进病毒RNA复制过程,使得病毒RNA空间构型改变,从而影响后续转录和翻译过程
5.请给本文写一篇内容摘要。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洁,不超过300字。
论证评价题---为题目类型
7.请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进行简要评述,每条不超过150字。论证错误主要包括论证中的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论据不充分等。 自由基是指外层轨道上带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基因,包括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物等。自由基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多种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其有高度的化学活性及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且存在时间极短。可见自由基对人体是不可缺少的,且多多益善。 生理情况下,自由基在体内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被清除的动态平衡中,始终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外源性氧化应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或内源性氧化应激(如内源性细胞代谢产物)均可导致自由基稳衡性动态异常:自由基产生增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同时机体对损伤的生物分子的修复能力降低。过多的自由基可攻击DNA、蛋白质、生物膜脂质等重要生物大分子,使其产生过氧化变性、交联或断裂,从而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机体组织损害和器官退行性变化,加速机体衰老进程并诱发各种疾病。可见,自由基稳衡态表现为:自由基产生减少、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加强。 机体内可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成分是抗氧化酶和内源性与外源性的抗氧化剂。外源性的抗氧化剂靠食物供给,主要包括抗坏血酸、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多酚类化合物等。 实验证明茶多酚在体内外对多种活性氧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从而阻断体内自由基反应链,消除因自由基过剩而引起的生物大分子损伤。目前,国内外关于茶多酚抗自由基的机制主要观点有:抑制自由基产生、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螯合金属离子、激活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茶多酚与其他成分的协同增效作用六种。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干预实验表明茶多酚对自由基具有效应。可见,只要阐明茶多酚对自由基的作用机理,就可以清除自由基的产生来源,进而消除自由基的产生。 研究表明,约有100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由基的过量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利用茶多酚等抗氧化剂预防或消除自由基所造成的氧化损伤将有助于延缓衰老、减少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因此,对茶多酚与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多喝富含茶多酚的茶,可以从根本上阻止肿瘤、癌症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写作题---为题目类型
8.请阅读给定材料,按要求作答。 抗生素的出现和使用堪称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为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生素对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作用同样功不可没,尤其是对人畜共患疾病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类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几率,避免了人类通过食物链感染致病菌的危险。 人类在有效控制致病菌的同时,却也越来越受到兽用抗生素残留的威胁。不少企业为追求时髦,营造营销点,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需对症下药,也无高低新老之分,只有病原茵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盲目使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用抗生素,美其名日“防止继续感染”,实则使机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致病菌耐药范围的扩大,带来“二重感染”影响无法估量。 近日,为逐渐规范兽用抗生素的使用,农业部称将实施严格的兽药注册审批制度,对包括兽用抗生素在内的兽药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兽用抗茵药专项整治及兽药安全使用宣传培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减少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兽药。 根据上述材料,以“规范兽用抗生素使用,保证生命的健康”为主题,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成成

每天,叫醒我们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