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组题---为题目类型
给定资料 1.黄山头,地处西洞庭湖,是A省一座普通小镇。小镇位于湘鄂边界,是当年长江沿线抗洪主战场之一。长江水奔涌而来,通过虎渡河流经小镇,注入洞庭湖,号称“新中国第一闸”的荆江南闸就在镇旁。 “多少年来,我们这里只患水多,不怕水少。”镇上老人车召林说,黄山头在整个安乡县最早喝上自来水。一个简易筏子拴几个水泵,往虎渡河里一放,自来水源源不断,不仅全镇居民饮水无忧,1998年还供应了3万抗洪官兵的饮水。 然而,沧海桑田,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严冬时节,记者来到小镇,镇上自来水厂厂长陈元望正抓耳挠腮,疲于应付居民对自来水的各种投诉。站在早已断流、近乎干涸的河道中间,这个在黄山头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一脸无奈。“水量不够,正常用水保证不了,水质很差,烧开了都有点臭,我能理解他们的投诉,但我没办法改变。” 有人说,水问题的出现,源自长江入洞庭的水量大幅减少。A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长江水人洞庭湖年均1331.6亿立方米,近年来,这一数据减少到500.2亿立方米。 作为长江人洞庭的三大通道之一,虎渡河史无前例地开始常年断流。加上20世纪90年代荆江南闸加固改造,抬高了闸孔位置,加剧了水闸下游的断流。站在南闸大坝上,县水利局副局长唐西华说,以前一年顶多断流3个月,现在反过来了,一年不断流顶多3个月。 虎渡河断流,黄山头镇居民只能守着一潭死水,从中抽水饮用。“头几年,总觉得是在做梦,黄山头原来十年九涝,现在是十年十旱。”陈元望望着大片裸露的河滩说。 雪上加霜的是,黄山头附近的湘鄂边界乡村,人们的生活污水都排人虎渡河。 记者到现场时,已过了排污的高峰时段。泛绿色的排污沟,水里夹杂五颜入色的塑料垃圾,沟两旁闪着油污的亮光,腥臭味刺鼻。 小镇不是没有抗争过。河水水质变差时,水利局给镇里一共打了5口井,最深的超过100米,但打下去都是岩层,没有水。“河里不来水了,地下也打不出水,我们这里到底是怎么了?”陈元望说出了小镇居民的心声。 明矾、纯净水、饮水机成为小镇的畅销品。家家户户必备明矾,放在水桶里搅合,起到净化作用:纯净水从县里运来,家境宽裕的人用于淘米、做饭、饮用,不太宽裕的老人买一桶,放在卧室,只舍得给孙子、孙女喝,自己照样喝河水。 目前,各级财政正计划筹措3亿多元,在远处的松滋河建一个大水厂,解决安乡县2l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包括黄山头在内。但对地方来说,配套资金和水厂后期管理,都是难题。 “我今年61岁,感觉前半辈子都是在躲水,现在看来,剩下的日子就是盼水、找水,希望有生之年能喝到足够的、干净的水。”车召林对记者说。 2.虽然缺水,但A省还是我国“有色金属之乡”,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该省就有140多种,其中钨、锑、铋、锌、铅、锡等储量均在全国前列,开采历史长达2700多年。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姚俊多年研究有色金属工矿污染问题。她指出,我国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岭南矿带,湘江流域又是重灾区,其特点是多种有色金属共生,且属于贫杂系,“这就是说,富矿很少,选冶复杂,需要大量的选冶药剂,这就造成了有色金属和选冶药剂的复合污染,污染也就更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A省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提速,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数十年疯狂开采后,现在到了对生态环境还债的时候。”姚俊感慨。 从湘江上游的郴州到下游的株洲,各地尤其是有色金属工矿区的污染情况和居民的受害病状,常常让当地环保调查员高亮与同伴们陷入痛苦。 “明朝万历年间,郴州三十六湾矿区就开始开采,有些铅锌尾矿库废渣可能几百年前就堆积在那里了。也有些是最近几十年开发的,废渣随意堆放,废渣中的重金属就随着流水、空气蒸发,慢慢迁移,周边生态环境全部被破坏了,患癌症的人多,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病。”高亮说。 在湘江上游,高亮和他的同事发现,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的甘溪河的部分河道已经被洗矿废渣完全淤积了,雨季涨洪水的时候,废渣中的重金属就会流入湘江支流,最终进入湘江。 2014年6月,湘江中游的大浦工业园发生“血铅儿童”事件。据环保部通报的《2014年9月份重点环境案件处理情况》显示,共检测大浦工业园周边600米范围内儿童315人,疑似高血铅症的儿童多达82人,疑似轻度及中度中毒的有10人。 附近居民汤东华告诉记者,大浦工业园的工厂都已被关闭,部分儿童得到了治疗,但是,现在园区附近仍种植水稻,镉污染尚未治理,但我们也没办法,总得吃饭,“(农作物)超标一点也要吃”。 高亮在大浦采集的稻米样本数据显示,不光是铅中毒,镉污染也较严重,镉含量最高2.08mg/kg(即每千克含有0.002克),超标10.4倍。 3.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其中有代表性的大事有: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与环境大会”、1987年世界资源和环境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等。这正巧是“三本书”和“一次会”。 蕾切尔·卡逊注意到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农村产生的影响,虽然化学农药减轻了病虫害,保障了农作物的丰收,但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危害了人和生物的健康甚至生命。她在书里写道:“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鸟,牛羊病倒和死亡,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们中也出现了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鸟鸣的声浪,而现在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木和沼泽”。她还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这不仅是农药的问题,更关系到经济发展模式。她说:“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机会。” 《寂静的春天》问世以后,受到了以美国化工界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为中心的社会力量的谩骂和抨击。但它也唤醒了不少人,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十分重视,曾指示对化学农药造成的健康危害进行调查,并在政府层面发布了相关规定。 受到《寂静的春天》的影响,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于1968年成立了“罗马俱乐部”,他们一起关注、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197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他们提出:“地球的支撑力将会由于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某个时期达到极限,使经济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为了避免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的世界崩溃,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 《增长的极限》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尖锐的争论,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促使人们密切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但其反对增长的观点也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和责难。 在“罗马俱乐部”和《增长的极限》的影响下,一批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非政府组织兴起并开展了有益的活动,他们喊出口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地球不是我们从上代人手里继承下来的,而是我们从下代人手里借来的”,充满了对地球的感情,也富有对人类应负责任的哲理性的分析。“罗马俱乐部”和《增长的极限》还催生了联合国第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大会——“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发出呼吁:“已经到了这样的历史时刻,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人类环境宣言》还指出:“人类必须运用知识与自然取得协调,为当代和子孙改善环境,这与和平和发展的目标完全一致;每个公民、机关、团体和企业都负有责任,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对于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由各国合作解决。”大会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并成立了“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要求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正确的出路。 1983年3月,“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成立,1987年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的主要观点有: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等。其中,它还首次提出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正确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畔,是尼罗河的赐予,归根结底是气候的赐予。丰沛的雨水,适宜的温度,使得古埃及文明得以发展。埃及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巨大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回忆,但古埃及文明却衰落了。 曾几何时,每到夏季,雨水汇人尼罗河中,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淤泥随着河水漫溢到古埃及,给古埃及土地留下一层薄薄的沉积层,以补充从田地中收获作物所吸收的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田对于有机质的需要,从而使这块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古埃及的人口。正是这样无比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古埃及漫长而辉煌的文明。然而由于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地遭到砍伐以及过度放牧、垦荒等,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尼罗河中的泥沙逐年增加,加之雨水逐渐减少,干旱频繁发生,昔日的地中海粮仓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沙漠干旱毁灭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创造者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除了古老的文明外,还有90%完全沙漠化的土地。 古巴比伦文明距今6000年到2500年,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附近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后人称为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之一,但直到近代,辉煌的巴比伦城才由考古学家发掘出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两河流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创造了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图书馆,出现了最早的寓言、格言、谚语和爱情诗,甚至还流传下来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第一部农人历书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巴比伦人凭借着智慧和劳动,将这个地区灿烂的文明一步步推向顶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代的两河流域并不是一片安宁的土地,这块沙漠中的新月形绿洲是各个游牧民族部落觊觎的对象,因此战争此起彼伏,朝代不断更迭,历史便在这刀光剑影中演绎。连年征战,加上无休止地垦耕、过度放牧、肆意砍伐森林等,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随着气候变化,雨水减少,干旱加剧,使这片沃土最终沦为风沙肆虐之地,漫漫黄沙使巴比伦王国在地球上销声匿迹。 “生态安全”一词是20世纪后半期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通常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我国在2000年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5.2014年11月初,在初冬的阳光下走进澄东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一台台收割机忙碌在田问。作为主要的水稻丰产基地,澄东村有700亩水稻田,预计可收割稻谷70多万斤。如今,苏州大手笔投入2000亿元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十大工程”,力争用5~8年时间,使苏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人间天堂美誉名至实归,鱼米之乡特色更加彰显,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苏州发展已经进人到工业化后期,在资源环境日益趋紧的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实践证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持续加强绿色苏州和生态市建设,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方面,正值开发建设20周年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个典型案例。作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的园区,其发展经验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样板。 擅长“双面绣”的苏州积极倡导生态理念和绿色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构筑产业聚集发展、污染集中处理、优势集约体现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据统计,2013年苏州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5%。全市累计建成16个省级以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530多家循环经济企业,苏州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与此同时,苏州高度重视环境准人和污染减排等方面的环保优化发展机制措施,积极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发展、以环境标准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发展的品质内涵。执行最严格的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区域环评、跟踪评价和项目环保前置审批制度,坚持“十个不批”原则,坚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十二五”以来,拒批拟建项目近800个,涉及总投资200多亿元。 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苏州近几年关闭了很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企业,目前已几乎没有小水泥厂、小钢厂和小化工厂。作为促进转型升级最有力的抓手,苏州针对污染减排工程攻坚克难,削减量和削减率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单位GDP的环境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明显下降。 2014年苏州启动“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和安全监管要求等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加速淘汰2000多家环境资源代价大、发展方式不环保的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等。据统计,2014年年前三季度,全市已完成关停、淘汰落后企业、落后产能905家,共腾出土地14820亩,节约标煤99111吨,减排COD和二氧化硫1100多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拓巢引凤,着力提升发展质量,苏州转型升级空间更加宽广,经济稳中求进步伐更加扎实。 自2010年起,苏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试点,2010一2012年全市累计核拨补偿资金15亿元,寺项用于连片水稻田、水源地村、湿地村和生态公益林补偿,2013年又进一步拓宽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5月28日,全国首个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经省人大批准、颁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到国家治理主要形式的高度。目前,苏州已将水功能区管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和垃圾分类管理等列人近期立法计划。全市正逐步形成涵盖水、气、声、固废和绿地湿地等各个生态领域,较为系统、健全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步人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近几年苏州先后出台了20多部地方性法规,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包括太湖湿地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垃圾分类管理、采石宕口整治复绿、扬尘治理等,很多都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从2013年8月起,苏州大力推进环境执法司法联动工作,出台了联席会议制度,建成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筹建了全省首支专职警察支队——苏州市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市中院积极探索推行环境案件“三审合一”试点工作,张家港等地成立环保警务室等专门化机构,已有11件涉嫌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拘留30多名环境违法行为责任人。 6.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观点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人类文明都不可能脱离这条社会发展的普遍定律。 《自然辩证法》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而且揭示出这种关系的本质是社会问题。恩格斯意识到当时资本家破坏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恶果,并进一步深刻地指出:“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它对于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享受幸福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也伴生资源超承载、环境遭破坏等“不经济”因素。而且工业化大生产越增长,这对矛盾越尖锐突出。化解这个根本性、长期性的难题,既要靠人类的理智、良知和自觉,更要靠制度的规范、调节和约束,直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也正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现实意义所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类环境宣言》中写道:“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遍数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正是先有“生态兴”,勤劳智慧的古国人民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繁荣胜景和灿烂文化,即“文明兴”。 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次进步,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和新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当前,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协同推进“新四化”和“绿色化”,使之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有力的托举。 作答要求
1.请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三本书”和“一次会"之间的关系及主要观点。 要求:内容全面,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2.请结合“给定资料4”,分析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3.“给定资料5”介绍了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成绩,假如你是相邻城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请针对苏州经验,拟写一份建议书,推动本市生态文明建设。 要求:针对性强,建议可行;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考虑格式要求,不超过450字。
4.“给定资料6”提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逻辑清晰,语言畅达:总字数800~1000字。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